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上環Sheung Wan),位於香港島中西區中部,地處中環西環之間,是香港較早期發展的地區。

歷史[]

歷史上,上環屬於維多利亞城「四環九約」裡的其中一環,據古籍記載,上環範圍由威靈頓街與皇后大道中交匯處起至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為止[來源請求]。根據一宗消防局與著名茶樓得雲茶樓(現址已重建成新紀元廣場)的訴訟,由於整條文咸東街屬上環區,故在皇后大道中以北中環以永和街為界線,永和街以西屬上環。

自1843年以來,上環以西一直是華人聚居的地方,英國人及其他外國人則住在中環。今日的卜公花園昔日是貧民區,由於1894年曾爆發黑死病,使該區被清拆,並改建成公園直至現在。舊東華醫院亦因此而成立。

由1850年代開始,隨著太平天國之亂中逃難華人帶來資金和營商經驗,上環發展成華人主要商貿區。蘇杭街和文咸西街由於接近當時海邊的三角碼頭(1號線1933年前的總站),故成為了香港早期轉口貿易集中地——干諾道西為食米批發中心,德輔道西電車路則是海味和鹹魚集散地。

政府在1890年起重新發展荷李活道,其後普仁街一帶每晚都聚集了不少攤販售賣地道美食、衣服、藥物及古董等各式商品,又有江湖賣藝者表演,亦有相士看相占卜,吸引大批平民到場,被稱為「大笪地」,逐漸興旺起來,成為港島市民主要消遣場所,故又被稱為「平民夜總會」。[1]

到七十年代,市政局將原有大笪地土地收回發展荷李活道公園,大笪地輾轉搬到港澳碼頭旁的空地,繼續夜夜笙歌。直至1992年8月,中環填海計劃工程展開,大笪地正式曲終人散,成為大眾集體回憶一部分。[2]

今日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是昔日「國家醫院」(Government Civil Hospital)建築群,乃香港政府公立醫院,是當時全港最大、最重要的醫療設施。

基於醫院收費高昂,華人亦不信任西醫,故其服務對象主要為公務員和警務人員。當香港大學於1911年成立,國家醫院成為教學醫院,直至瑪麗醫院於1937年在薄扶林落成後才逐漸退役。之後,建築物分階段重建,包括於1955年落成的「贊育醫院」、1960年的「西營盤賽馬會分科診所」及1980年的「菲臘牙科診所」。

街道結構[]

香港開埠初期,上環為華人平民住宅區,缺乏長遠規劃,區內大部分道路設計比中環舊區更狹窄,大多屬單向行車。但和中環不同,上環交通需求較低,巴士總站以輔助中環交通為主。

上環區主要幹道包括干諾道西林士街天橋(四號幹線)德輔道西(電車路)、皇后大道西荷李活道等,而大多數路線主要途經德輔道西或皇后大道西,特快路線則利用干諾道西或林士街天橋為主。

上環和中環之混淆[]

中環(港澳碼頭)中環(永和街)中環(林士街)等總站均位於上環範圍內,卻稱為中環,原來是因為中巴懶惰有關。

很久之前中巴的布牌只有中環中環總站兩格,位於上環的急庇利街總站另有獨立一格。中巴21線於1978年開辦時總站位於上環禧利街,其後遷往上環摩利臣街,但當時港島尚未有地鐵,更沒有上環站的存在,中巴鑒於該區和中環相距不遠,沒有為21線特地設立布牌,只用「中環」了事。以後中巴習非成是,結果林士街[3]和港澳碼頭總站被冠上「中環」而不是「上環」。

直到過海隧巴300線開辦、隨後延長至金龍中心外,九巴正式確定「上環」稱呼,後來加入營辦該路線的中巴才在新冷馬加上「上環」的紅底白字布牌。

巴士及小巴總站[]

現存巴士總站[]

已棄用總站[]

註釋、參考資料[]

  1. 【知多啲】平民夜總會,成報,2017年12月10日
  2. 話你知:60年代草根聚腳點,蘋果日報,2003年12月3日
  3. 第二代中巴5M線開辦時特地途經中環(林士街)總站,更宣稱該站是接駁上環地鐵站的巴士站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