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條目或段落需要擴充,歡迎協助擴充來改善這個條目或者段落。 更多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找到。 歡迎擴充條目完成以後除掉本模板。 |
土瓜灣(To Kwa Wan)[1],位於九龍城區的東南部,以住宅及輕工業為主,是區內交通要道之一。
歷史
根據《九龍城區風物志》描述;鄰近土瓜灣天后廟的土瓜灣村,該村早於1819年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是為數不多的九龍半島古村落之一。相對紅磡、九龍城等地而言,土瓜灣早年發展較慢,村落至1920年代才隨市區的擴展而消失,同一時期拆卸的還有附近的馬頭圍、馬頭涌、馬頭角和二王殿村等。
土瓜灣名稱的由來有不同說法,一個說法是土瓜灣舊日的海灣「海心島」的形狀像土瓜(即番薯)而得名[2]。另一說法是當時那裡的居民以種植土瓜為主而得名。[3][4]而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附圖中該地名為土家灣。
1950年代起,土瓜灣更被發展成為一個工業區,中華煤氣公司在1956年已在土瓜灣與馬頭角一帶設立煤氣廠[5],現在仍然運作。
土瓜灣的住宅以單幢式樓宇為主,不少在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興建,部分樓宇樓齡超過50年[6]。2010年1月29日,土瓜灣馬頭圍道45J號發生場樓事故,導玫4死2傷[7],馬頭圍道更因塌樓事故而封閉,有關巴士服務的影響詳見2010年馬頭圍道唐樓倒塌事故特別交通安排。
沙田至中環綫土瓜灣段沿馬頭圍道而建,巴士站受工程影響,於2012年12月2日起臨時重組,最初預計2014年中竣工後恢復原有站位[8],惟實際至今仍未恢復。
街道結構
土瓜灣以馬頭圍道北段與漆咸道北(區內居民俗稱「上路」)及土瓜灣道與馬頭圍道南段(區內居民俗稱「下路」)為主要南北行幹道,其中馬頭圍道在浙江街遊樂場及漆馬大廈附近(區內居民俗稱「維他奶招牌」[9])間斷為南北兩段。而東九龍走廊則沿九龍城道架空而立,接駁漆咸道北及啟德隧道。
巴士及小巴總站
位於土瓜灣的巴士及專綫小巴總站資料 | ||||
---|---|---|---|---|
條目名稱 | 位置 | 性質 | ||
九龍城碼頭公共運輸交匯處 | 九龍城渡輪碼頭旁 | 大型公共運輸交匯處 | ||
土瓜灣 (北帝街) 總站 | 北帝街,木廠街至新山道之間 | 公共小巴總站 | ||
土瓜灣 (譚公道) 總站 | 譚公道,木廠街至馬頭圍道之間 | 公共小巴總站 | ||
土瓜灣 (浙江街) 總站 | 浙江街,益豐大廈外 | 專綫小巴總站 | ||
土瓜灣 (高山劇場) 總站 | 高山道,高山道公園外 | 專綫小巴總站 | ||
樂民新村總站 | 美善同道,近落山道 | 專綫小巴總站 | ||
偉恒昌新邨總站 | 偉景街,偉恒昌新邨偉景閣外 | 專綫小巴總站 | ||
土瓜灣 (九龍城道) 總站 | 九龍城道131號 | 已停用專綫小巴總站 |
圖集
註釋及參考資料
- ↑ 香港粵語將「灣」讀成「環」。
- ↑ 《九龍街道命名考源》梁濤 著,第六十五頁,市政局出版,1993年
- ↑ 土瓜灣區禱告資料
- ↑ 《香港歷史文化小百科16-趣談九龍街道》 爾東 著,第20-21頁,明報出版社,2004年11月,ISBN 962-8871-46-3
- ↑ 中華煤氣公司:里程碑
- ↑ 蘋果日報:【土瓜灣危樓】啟明街舊樓露台有危險 屋宇署擬封閉,2013年8月22日。
- ↑ 東方日報:香港最慘烈塌樓,2010年1月30日。
- ↑ 運輸署交通通告:土瓜灣臨時交通及運輸安排
- ↑ 街知巷聞﹕土瓜灣街邊講微歷史,明報,2014年6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