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巴士大典

了解更多

香港巴士大典
註冊
Advertisement

葵青區Kwai Tsing District),位於新界葵涌青衣,陸地總面積約為2,350公頃[1],亦是香港十八區其中一區,在立法會地方選區屬於新界西南選區。

歷史[]

在1981年,葵涌青衣荃灣區一部份。由於三地急速發展,政府於1985年4月1日成立「葵涌及青衣區」,獨立管理葵涌、青衣兩地;再於三年後將名稱簡化為「葵青區」,成為本港目前最年輕行政區。

葵涌於1960年代開始發展,葵涌徙置區(葵涌邨前身)在1964至1965年落成,政府在1960年代後期更鐵定於荔景對開的藍巴勒海峽海岸興建貨櫃碼頭葵涌道也隨之而落成。葵自1970年代起,葵涌逐步成為工業重鎮,聚集在葵福路、大連排道與梨木道一帶,公營與私人住宅區主要建於葵涌道以西、金山(石籬邨)、荔景山等地。

青衣本來由青衣島和牙鷹洲組成,1970年代初被規劃為新市鎮擴建部份,青衣大橋於1974年正式通車,首個公共屋邨--長青邨則於1977年正式入伙。政府為了興建更多房屋,於1980年代初將青衣灣填平,同時建造青荃橋(又稱青衣北橋),1987年通車後青衣居民往返荃灣更為方便。

隨著貨運業發展,貨櫃碼頭不斷擴建,1990年代中起更擴展至昂船洲青衣東南部,令葵青區成為物流業樞紐。因貨櫃碼頭擴建,原有青衣大橋已不勝負荷,政府在青衣大橋南面興建四線雙程行車的葵青橋,於1999年通車。

此外,葵青區也是三號幹線落腳點之一,連接青嶼幹線的青葵公路長青隧道長青公路於1997年率先通車,而三號幹線則於1998年全線通車。現在八號幹線擴展至沙田大圍昂船洲大橋南灣隧道於2009年底通車後,往返沙田及西九龍與機場更為便捷。

香港四間專營巴士公司都有路線駛入此區[2],與元朗區同為現時同時最多香港專營巴士公司駛入的行政分區。另外,連同已結束專營權的中巴新巴,全部6間專營巴士公司皆(曾)服務此區,為有紀錄以來最多香港專營巴士公司服務的行政分區。

街道結構[]

葵青區分成葵涌青衣兩大部份,葵涌的主要幹道是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荃灣路在1986年全線通車後,提供九龍往青衣、荃灣及屯門區更快捷的途徑;和宜合道在1990年城門隧道通車後,成為葵涌往返沙田區的主要通道。葵涌的住宅區散落在不同區域,街道間隔也相當明顯,巴士站分佈在不同街道。

青衣的街道主要集中在青衣東岸及住宅區,南岸、西岸、北岸以船塢、油庫和工廠為主,街道較少。青衣居民往返市區主要依靠三條天橋--青衣大橋青荃橋葵青橋,其中青衣大橋葵青橋連接長青邨及葵涌貨櫃碼頭,青荃橋則在長安邨和德士古道為連接點。

三號幹線於1990年代開始興建,免費隧道長青隧道橫跨青衣,在青衣工業區的南端和青衣西茜草灣經過,由九龍出發的乘客可乘巴士經長青隧道直達機場東涌新市鎮,由屯門或元朗區出發的乘客可乘巴士經汀九橋進入西九龍及港島;由荃灣或葵涌前往大嶼山者,則可經青衣西路或於2002年通車的青衣北岸公路進入。八號幹線青衣至長沙灣段則在青衣南部興建,遠離民居,南灣隧道昂船洲大橋於2009年12月20日通車。

分區及總站[]

葵涌[]

詳情請參閱「葵涌」條目。

青衣[]

詳情請參閱「青衣」條目。

巴士路線[]

註釋、參考資料[]

  1. 葵青區議會會議,2018年5月10日
  2. 嶼巴1R線途經此區但不設站

外部連結[]

Disambig
為方便引用及查詢,以下的重定向頁均會指向本頁:

葵青區議會葵青和宜合
Advertisement